尊敬的投资者:
您好!
金秋九月,恰逢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(9月15日9月21日)。作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(以下简称“中基协”)会员单位,我们积极响应中基协“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基金行业在行动”的活动号召,以“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”为核心,特向您分享私募证券基金领域“规范营销行为、强化适当性管理”的核心要点,助您清晰认知产品、理性决策投资,切实守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一、先明“门槛”:私募证券基金的“合格投资者”是前提
私募证券基金与公募基金不同,其投资策略更灵活、风险收益特征更鲜明,因此监管层面明确要求“合格投资者参与”——这既是对您的保护,也是行业合规的基础。根据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,参与私募证券基金的必须为合格投资者。
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,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 100 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:
(一)净资产不低于 1000 万元的机构;
(二)金融资产不低于 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 50 万元的个人。
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、股票、债券、基金份额、资产管理计划、银行理财产品、信托计划、保险产品、期货权益等。
依据《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 1 号——私募证券投资基金》第四条第二款之规定:“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:
(一)社会保障基金、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,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;
(二)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机构依法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、私募基金;
(三)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、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;
(四)投资于所管理私募证券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员工;
(五)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。”
我们绝不会向不符合“合格投资者”标准的个人或机构销售私募证券基金产品,也请您在参与前主动配合完成资质核查——这一步,是您规避“不匹配风险”的第一道防线。
二、规范营销:我们坚守“三个不”,严堵风险漏洞
在基金营销环节,“合规”是我们不可逾越的底线。作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,我们始终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及中基协部署,重点做到“三个不”,同时严管合作机构,杜绝误导性信息:
同时,我们对合作销售机构(如第三方理财平台、券商)也建立了严格的管理机制:定期核查合作方的宣传物料、监督合作方的合规行为,若发现合作方存在违规营销,我们将立即终止合作并向监管部门报备。
三、适当性管理:为您“量体裁衣”,拒绝“产品错配”
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”——这是我们开展适当性管理的核心逻辑。我们不会简单“推销产品”,而是通过“三步流程”,为您匹配真正符合需求的基金:
四、给您的“避坑指南”:做理性投资者,守护自身权益
除了我们的努力,您自身的“理性判断”也是保护权益的关键。在此,我们提醒您关注三个“要点”:
要点1:核实资质,远离“非法业务”:若有人以“某私募管理人”名义推介产品,请先通过中基协官网(https://www.amac.org.cn)“私募管理人公示”栏目,查询该机构是否已登记、从业人员是否有“基金从业资格”;凡是未登记的机构、无从业资格的人员,其开展的“私募业务”均为非法,务必警惕。
要点2:警惕“高收益陷阱”:若某产品宣传“预期年化收益20%以上”、“月月分红”、“无任何风险”,请立即提高警惕——私募证券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通常与市场环境挂钩,过高的“预期收益”往往伴随未披露的风险,甚至可能是“庞氏骗局”。
要点3:留存证据,及时维权:在投资过程中,请妥善留存“宣传物料、合同文件、沟通记录”等资料,若发现管理人或销售机构存在违规行为(如虚假宣传、承诺收益、适当性管理不到位),可通过以下渠道维权:①联系我们的合规部门;②向中基协投诉(官网投诉通道);③向地方证监局举报。
尊敬的投资者,私募证券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,离不开您的信任与监督,也离不开我们对合规的坚守。在此次金融教育宣传周及未来的每一个日子里,我们都将以“保护您的合法权益”为己任,持续普及基金知识、规范营销行为、强化适当性管理,与您共同营造“诚实、公平、守信”的行业生态。
保障金融权益,共筑美好生活——我们始终与您同行!
拉萨大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
2025年9月18日